阅读这种信息接受行为,与传播这种信息发送行为,非常密切地混在了一起,几乎不能分割出来讨论。这也就造成了自媒体时代的电子阅读有着如下的强烈特征:不社交,无阅读。
Mind新闻摘要
胡泳:自媒体的探索与冒险
“工业时代可以说是原子的时代,它给我们带来了机器化大生产的观念,以及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统一的标准化方式重复生产的经济形态。信息时代,也就是电脑时代,显现了相同的经济规模,但时间和空间与经济的相关性减弱了。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制造比特……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变得越来越小。……在后信息时代中,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不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
自媒体生存实录:咋整、三表龙门阵、移动吐槽、华尔街见闻
“先积累用户量,再考虑赚钱”是多数自媒体的理念。知名的金融资讯平台华尔街见闻正在准备第二轮融资,这也是他们下一步做大的资金来源。这家已企业化运作的公司,目前团队有30个人,内容和技术人才分别过半。而这个公司在微博和微信的平台账号亦被广泛看成自媒体。华尔街见闻创始人兼CEO吴晓鹏近日向媒体透露,目前还没有开拓商业模式,只是以用户量为目标。
莫博士:写科技产品评测如同写影评
莫博士的评测专栏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写评测和做报道不同,记者要客观中立报道新闻,而评测人员则是在体验产品。二十多年来,每一件产品我都亲自试用。我不看那些厂商的介绍和新闻稿,我只从个人角度测试和使用。我不在乎什么客观性,只在乎公平对待每一件产品,然后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诉读者,告诉他们产品的不同之处。读者花钱来看我的评测,就是为了看我的观点,而不是那种似是而非的中立性”。
自媒体的“美丽新世界”
“我们当时就是想做自媒体经纪人,现在做的也是这个事情。”青龙老贼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在WeChoice的基础上,他们成立了WeMedia联盟。“之前WeChoice没太想做商业化,而WeMedia想尝试商业化的东西。”青龙老贼说。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虽然做自媒体的人很多,但能做到程苓峰和《罗辑思维》那样高度的却少之又少。“凭借单个人的力量去做很难,而且,现在越来越难,需要大家抱团,互相借力。”
自由人:互联网实现了自由人的自由联合,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
作者:程苓峰。自由无价。而现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自由。
王冉: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新型内容公司
作者:王冉(易凯资本有限公司创始人)。核心的意思就是这句话:今天的内容公司继续沿用传统方式做传统内容还指望几年后公司能卖个好价,就好比为了选美飞到韩国从鼻子到下巴整了一圈回来却发现比的原来是头发。
传统媒体转型:内容建设和营销体系
新媒体的转型,如何破解触网必败的怪圈,应该从根本上意识到,互联网环境下,合理的投资回报是建立在团队对于互联网模式的深刻理解之上,最终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介质的转变,更是思想的转变。慎重、认真对待互联网,利用好他,会给传统媒体未来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病毒式推广最终可能会走到尽头
新闻摘要编辑:Buzzfeed自称是社交时代的媒体(The Media of Social Age),而HuffingtonPost是为搜索引擎创作的。我们也曾经读过《 Believe Me, I’m Lying》这样的关于如何通过博客操纵媒体的书。在社交时代,资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FT 约翰•加普的文章为我们做了一些有趣的分析。
知识创造与内容变现:百度百家,谈钱太俗,让我们谈谈收入吧(共 5 篇)
十几年来,互联网业通过写作者提供的内容凝聚了大量财富,但作者的稿费却十几年不见增长,期盼能够有更多网站行动起来,推出更多好的商业机制,使写作者的劳动获得更公平的回报。
共包括5篇文章:(1)(2)两篇谈收入与变现模式,来自信海光、程苓峰,(3)一篇为和菜头批评百度百家,(4)一篇为百家推出前陈中的分析文章,(5)最后一篇为百度新闻陈磊从内部进行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