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种信息接受行为,与传播这种信息发送行为,非常密切地混在了一起,几乎不能分割出来讨论。这也就造成了自媒体时代的电子阅读有着如下的强烈特征:不社交,无阅读。
胡泳:自媒体的探索与冒险
“工业时代可以说是原子的时代,它给我们带来了机器化大生产的观念,以及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统一的标准化方式重复生产的经济形态。信息时代,也就是电脑时代,显现了相同的经济规模,但时间和空间与经济的相关性减弱了。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制造比特……信息时代中,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又变得越来越小。……在后信息时代中,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不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
对陈丹青这篇书评过瘾,他与高手对谈,有蓝火扑哧扑哧地的冒
我觉得吧,陈丹青既缺乏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也没有坎坷丰富的人生阅历,他的文章像杂草一样疯长,缺乏节制和痛感,虚火倒是旺得很,要喝王老吉才行。但他的演讲、访谈就不一样了,这种即时性、口语化的文本,有火就着,尤其与高手对谈时,要是有蓝火扑哧扑哧地的冒出来才好咧。所以,对陈丹青新出的三本书,我是舍弃游记,直奔杂文演讲集(《草草集》)和访谈集(《谈话的泥沼》)。幸运的是,哇塞,这里头果然有一个“冒蓝火的陈丹青”哟。
自媒体生存实录:咋整、三表龙门阵、移动吐槽、华尔街见闻
“先积累用户量,再考虑赚钱”是多数自媒体的理念。知名的金融资讯平台华尔街见闻正在准备第二轮融资,这也是他们下一步做大的资金来源。这家已企业化运作的公司,目前团队有30个人,内容和技术人才分别过半。而这个公司在微博和微信的平台账号亦被广泛看成自媒体。华尔街见闻创始人兼CEO吴晓鹏近日向媒体透露,目前还没有开拓商业模式,只是以用户量为目标。
上层阶级的自我毁灭
14世纪初,威尼斯的精英阶层因为担心流动性会损害自身的利益转而闭关锁国,致使威尼斯的兴盛不再。威尼斯的兴亡印证了经济学家达龙·阿森莫古等人关于上层阶级自我毁灭的论点——一个国家的兴盛或者衰亡,关键看这个国家的管理机构是普惠性还是榨取性的。而现在,同样的故事仍在重演。
莫博士:写科技产品评测如同写影评
莫博士的评测专栏从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写评测和做报道不同,记者要客观中立报道新闻,而评测人员则是在体验产品。二十多年来,每一件产品我都亲自试用。我不看那些厂商的介绍和新闻稿,我只从个人角度测试和使用。我不在乎什么客观性,只在乎公平对待每一件产品,然后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诉读者,告诉他们产品的不同之处。读者花钱来看我的评测,就是为了看我的观点,而不是那种似是而非的中立性”。
自媒体的“美丽新世界”
“我们当时就是想做自媒体经纪人,现在做的也是这个事情。”青龙老贼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在WeChoice的基础上,他们成立了WeMedia联盟。“之前WeChoice没太想做商业化,而WeMedia想尝试商业化的东西。”青龙老贼说。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虽然做自媒体的人很多,但能做到程苓峰和《罗辑思维》那样高度的却少之又少。“凭借单个人的力量去做很难,而且,现在越来越难,需要大家抱团,互相借力。”
自由人:互联网实现了自由人的自由联合,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
作者:程苓峰。自由无价。而现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自由。
我这儿的长江东去
我这儿的长江东去
海潮般的死水
又一去轮回
王冉: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新型内容公司
作者:王冉(易凯资本有限公司创始人)。核心的意思就是这句话:今天的内容公司继续沿用传统方式做传统内容还指望几年后公司能卖个好价,就好比为了选美飞到韩国从鼻子到下巴整了一圈回来却发现比的原来是头发。
-
AKB48:21世纪的丑小鸭传说
Articles -
Goodie有益
Articles -
iBloomberg彭博商业周刊精选
Articles -
mind 精选
Articles -
Mind新闻摘要
Articles -
Oliver Ding : 混合媒体年代
Articles -
The Daily Mind
Articles -
东方愚:旁观富人圈
Articles -
互联网金融
Articles -
内容产业与技术
Articles -
单向街每周新书推荐
Articles -
张一帆:全球经济
Articles -
微信每日推荐
Articles -
晏礼中:别处生活
Articles -
杨好:沉重的艺术
Articles -
苏丝黄: All About S
Articles -
范卫锋:新媒体投资
Articles -
许知远:中国纪事
Articles -
赵茜:城市之美
Articles -
邹波:诗·无保护冬天
Articles -
阅读的乐趣
Articles -
韩巍:新闻别动队
Articles -
黄一琨:橡树下
Articles -
黄锫坚:科技波普
Articles